主题: 别让'孔融让梨'的故事误导孩子

  • 耳边的唠叨
楼主回复
  • 阅读:3637
  • 回复:5
  • 发表于:2016/10/2 22:14:39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来凤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清楚,讲的是孔融小时候将大梨让给哥哥、弟弟,而留给自己一个小梨。爸爸夸奖他:真是一个好孩子!

无独有偶,在网上看到一则故事:有记者采访了一位白宫成功人士。在小时侯妈妈给哥哥弟弟们分苹果时是这样安排的:你们哥几个去干活去,谁干得家务活儿好,谁能得到大苹果!这使得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想得到最好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通过中西方这两则故事的对比让我们发现了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从中我们也能发现,西方那则故事更符合人的本性,因为每个人在心底的真实想法都是“想要大个儿的”。

“孔融让梨”则是教给孩子压制自身欲望,从而达到和谐的目的。我们清楚,违反规律或本性的事物可能会在个别人或者少数情况下有效,但是无法持久和普及:你让孩子让一次可以,如果让孩子次次让,估计就得付出很大的教育精力和成本了;“让梨”这事在孔融一个人身上可以,但是要想让孩子们通过学这课文都能做到,估计也是很难。

相信很多成年人也都有这样的体验,“过于压制自身合理欲望”是非常痛苦的事,让孩子从小就“压制合理欲望”,就会对其心理产生不利的导向,从而影响其健康成长。



我向来认为,在家庭教育中让孩子能够“真实表达自己”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孩子能真实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看法,家长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教育。对于孩子正确想法的要鼓励,对于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

如果孩子养成“不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习惯,遇到啥事要么不说、要么言不由衷,才是最危险的。因为,家长再了解孩子也不是孩子肚里的蛔虫,不清楚孩子的想法也就无法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尽早纠正不正确的行为。

我们看到,一些在大学出现极端行为的孩子大都属于这类,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等发现了,极端事件已经发生无可挽回!



像“孔融让梨”这样一些故事还出现在小学课本中,其初衷也是好意。但是,不是所有的好意都能有好的结果。作为家长来说,在孩子学到“孔融让梨”这篇课文时,不妨将那则“分苹果”的故事讲他听,让孩子自己通过对比来选择出最佳答案!
来自手机版
  • 任如水
铁杆会员铁杆会员
  • 发表于:2016/10/3 20:31:26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 绿绿野草
  • 发表于:2016/10/4 19:50:32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浪们没得
  • 发表于:2016/10/5 8:54:04
  • 来自:重庆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哲学才使我大中国成为礼仪之邦
就是没得
  • xyhm
  • 发表于:2016/10/5 11:42:43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否定传统,否定文化,否定人种。。。
  • 专业卖门的
  • 发表于:2016/10/5 12:11:49
  • 来自:湖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没事去读读历史看看孔融是怎么的人!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