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刀标

  • 张崇文
楼主回复
  • 阅读:1529
  • 回复:4
  • 发表于:2016/2/9 15:13:54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来凤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百福司人到乡里去办事,前面的人为了让后面的人不走错廊场,好在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会在岩头上或树子上留下记号,也就是指引方向的“路标。”岩头上的记号用画岩画,树子上的记号用小刀刻,这些记号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和√、×、←、<、#等等几种,遇到这些符号都被别人用了,利用相同的符号在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多画一个、或多刻一个,多画两个、或多刻两个。先走的人要给后来的人交待清楚,以免辨识不清、混淆弄错,后面的人好往前面追赶,才不会到山上打转。遇到岔路、三岔路、十字路要到显眼处画、刻得非常清晰,这些记号在往天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起了不小的作用。

如果一家人到亲朋好友家去亥(玩),不管是父母或儿女走到前头也要给走到后头的人留记号,他们的路标不用画岩画,不用小刀刻,而是用树枝打圆圈,这棵树子被人打了,就到另一棵树子上打,别人已经打了一个或两个圆圈,自己就打三个或五个圆圈,不是用几根枝丫打,而是用一根枝丫打。这些记号一般打在抄近路的毛毛路上,走成大路的岩板路、羊肠路、泥巴路上不打。那些毛毛路是砍柴人的路、打草人的路、社员做农活的路,一般人不愿意走,怕碰到野猪、豹子、毒蛇,胆子大的人才敢走,比走那些大路近一半路程。毛毛路也有岔路、三岔路、十字路,跟来的家人只要一看到熟悉的路标,就晓得往哪里走了。

几个人邀到一起到山上去砍柴,爬到陡坎上、岩坎上、河坎上,大家事先约定到柴禾上你砍一刀、他砍两刀、我砍三刀,大家把柴禾射到山脚下,清理时才不会搞错,这就是百福司人到自己砍的柴禾上留下的“刀标。”或者你的柴禾上留个树杈,他的柴禾上留个枝丫,我的柴禾上么子(什么)也不留,有了这些刀标,从陡坎上、岩坎上、河坎下来不会为收集柴禾时发生争执,心里不快,产生矛盾。这是百福司人到山上砍柴时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规矩,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很自觉、自律、自重,就是哪个人的柴砍得少,砍得多的人会给他送。到山上砍柴的人都会砍太多的柴,不要别人送柴,证明自己能砍。

上山砍柴的路上每隔一段路程堆了一堆柴禾,这些柴堆上不是插的一根柴棒,就是横的一根柴棒,或者是栏的一根柴棒,这些柴棒上有的有一条刀口,有的有两条刀口,有的有三条刀口,是这堆柴的主人专门留下的“刀标。”他们会在几天后、十天后、半月后让柴禾干了一些水分,遇到哪天是个好天气,出了太阳,把路上的稀泥巴晒干,他们会一捆捆搬回家。百福司人到山上去砍柴,从没想过要把别人家的柴据为己有,山上多的是柴,只要钻进树林里,就能砍到那些做不得木材、野生的杂木柴。把主意打到别人的脑壳上,那是做的伤天害理的事......百福司人砍柴从不偷柴,只有到山上砍了,出了一身大汗,心里才舒服。

砍柴“刀标”的个人行为,实际上是百福司人遵从祖辈的一种“和为善、睦为邻”的品行。从这样一件小事,可以看出这方山水养育的这方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酉水河边,从处事中、交往中、亲情中总结的生活经验,才当成衡量品德的经典流传下来。尽管现在砍柴禾的人越来越少,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老人还在教育儿女子孙遵循“孝为先、德为上”的家风。只有抛弃了私心杂念,多想到别人的好处,许多矛盾都容易消除,许多问题都容易解决,那时生活困难都可以“化干戈为玉帛,”现在生活好了,没有人为鸡毛蒜皮的事斤斤计较......从“刀标”上的启示,证明百福司人不仅有好的品位、品性,也有高尚的品格、品德。
  • 张崇文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2/12 12:46:35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张崇文
2016-02-12 12:46:56 回复
张崇文
2016-02-12 12:47:08 回复
张崇文
2016-02-12 12:47:12 回复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