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粑粑

  • 张崇文
楼主回复
  • 阅读:1939
  • 回复:5
  • 发表于:2016/2/9 15:10:02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来凤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每年过年,我们百福司人的父母像搞总结一样,把平时经常做的、喜欢歹(吃)的粑粑都要在腊月份大批量的做出来,装到簝箕、搭块白布、挂到木枋上。放进坛子、倒冷开水浸泡、盖上盖子摆到角落里。这些粑粑的由大米、糯米、高粱、小米、苞谷、豆子、荞子、麦子、红苕、洋芋、蔬菜用岩碓、岩磨、粑槽演变而来,用坛坛、罐罐、桶桶、盆盆、钵钵储藏、保鲜、发酵,用碱水去酸,用白糖、红糖、麦芽糖加甜,用猪肉、冬笋、野菜做成馅料,用狮栗叶、箬竹叶、柚子叶包装,用蔬菜汁液染色、配色、印花,用竹刮、木刮、铁瓢搅拌。用锅子、甑子、蒸笼烹调,用簸箕、簝箕、筛子一个个、一叠叠、一层层冷却......

从进腊月父母就开始忙碌,没放假打早打夜做,放了假遇到落雨、落雪、结冰白天、晚上做,要到粮管所、合作社、市场上把食材一背背买回家,还要到乡场上把没买够、没买全、没买齐的食材都买回来。该选的选、该簸的簸、该筛的筛、该淘的淘、该晒的晒,到有碓的人家去舂,到有磨的人家去推,到有粑槽的人家去打......从清晨到深夜的舂碓声、推磨声、打粑粑声,是在腊月演奏的春节进行曲,飘荡到大街小巷,飘荡到酉水河湾,飘荡到崇山峻岭,既婉转又悦耳、既美妙又动听。家家户户不约而同的行动起来,提桶桶的、背背篓的、挑水桶的络绎不绝、川流不息、来来往往,一天天把过年的热闹氛围忙碌了出来。

忙的是捡岩头、铲草草、扫灰尘,把场子搭建起来;忙的是划(劈)柴、挑水、烧火,把场子连接起来;忙的是组织、邀请、集合,把场子的温度提升起来......用的锅铲、棕刮、刷把、调羹、筷子;用的簸簸、酱钵、蒸钵、白布、粑粑架;用的猫子(斧头)、柴刀、火钳、吹火筒、掏火棍一样都不能少,抹桌面的布,抹板凳、椅子的布,抹案板的布准备充足,还有垫甑子、垫盆子、垫簸箕的布放到手边,还有干净的布折叠得整整齐齐挂到眼睛边......儿女多的都愿意出力到家里做,儿女少的没得人帮忙邀到场子里做,从架势(开工)那天做起,做到散场的最后一天,要到做粑粑的场子做一个星期,做十来天、做半个月。

做粑粑是费体力的事,费心神的事,费时间的事,每个家庭要来两到三人,有的家庭两口子带个儿子来或带个女儿来,带个儿媳妇来或带个女婿来,有的家庭是母亲带一对儿女来,有的家庭是父亲带一对儿女来,有的家庭是三兄弟来,有的家庭是三姐妹来,有的家庭是嫂子和叔子来,有的家庭是嫂子和姑子来......场子里比平时到单位上上班还要热闹,比平时到单位的会议室开会还要热闹......只要一架势,岩碓舂响了、岩磨推响了、粑粑槽打响了。男人忙男人的事,女人忙女人的事,具体到人、分工明确,做得井井有条,做得承上启下,参与的人家都要来挑水、都要带来柴、都要各就各位,场子里红红火火才热气腾腾。

做粑粑是眼睛上的事、是手头上的事,是在热瀌瀌中一气呵成。也就是在这种场合里,家家户户的开心事说得大家嘻嘻哈哈,说得大家心情舒畅,说得大家高高兴兴。把百福司人幽默、诙谐、搞笑的一面体现得淋漓尽致,还有那些带彩的笑话、故事、龙门阵,也是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的笑料,使得各家各户的开心果每天都会在不同的时候当一回主角。做粑粑的场子并没有死气沉沉,并没有吵吵闹闹,并没有骂骂咧咧,当大家刚刚笑了过后,还没做好准备,另一个人的笑话又会惹得大家喜笑颜开。其实一条街上的人家集中到一起做粑粑,是一年到头聚集的缘分,都忙得不亦乐乎,哪里还有人斤斤计较,那笑才发自内心。

大家做了泡粑、苞谷粑、红苕粑、洋芋粑、豆子粑,大家打了糯米糍粑、小米糍粑、高粱糍粑、苞谷糍粑、水雀糍粑,大家做了包子、馒头、花卷、麦子粑、荞子粑,大家做了团馓、粉粑、绿豆糕、油粑粑、炒米糖,大家做了玉兰片、白糖酥卷、红糖麻丸、松子颗颗、印盒子粑粑,大家用鸭蛋做了宽面、细面、湿面、碱水面、包面皮.......放得的先做,过年吃的提前两天做,那时没得机械,都是用手工做。为过年累,为过年让家人吃到好东西累,为过年让来玩的亲朋好友得到细致周到的招待累都心甘情愿。平时大家各忙各的事情,哪有时间聚在一起,是过年的传统习惯,只要有人组织、召集都会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

尽管百福司是崇山峻岭中、酉水河边的一个边镇,大家的祖先都是很久以前从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江西、安徽、河南迁徙而来,与当地的土家族、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融通、汇合、混血,形成了现在的百福司人。追溯到老辈人的老辈人上面几代,都有血亲、表亲的血缘,即便已经过了五代、六代,晓得底细的老人说起往事,大家还是相同的马鞭子发展下来的儿女子孙,说到底多多少少都有点沾亲带故......就是这个古代移民的边镇,来自五湖四海的祖先带来了祖居地不同的饮食,再经过长期的混合、配方、搭配,才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菜肴、小吃、粑粑,很多品牌失传了,传承下来的食物才是众多食品的精华。

往天百福司的交通并不发达,左一层山、右一层山、前一层山、后一层山、上一层山、下一层山包围得非常闭塞,幸好有了这条酉水河,让百福司人通过船运、排运与重庆、湖南联通,凡是从酉水河上岸的物资,摆到铺子里兜售都冠以“南货”的名称。是这条黄金水道才没让百福司人与世隔绝,饮食结构也因南来的人移植、嫁接、改良后发生了变化。百福司人到常德、长沙、武汉去,也从酉水河到沅江、洞庭湖、长江转了一个圈,又从那些廊场把好吃的食材带回来。那些船工、排工、纤夫,那些木船、木排、货物都是百福司人遥远的怀想,洪水的惊涛骇浪,峡谷的险峻河滩,冬天的寒风冰雪没阻挡住向往好日子的步伐。

后来来凤县城通往百福司的公路贯通后,黄金水道的酉水河才慢慢地退出了没有航标的运营。先是脚夫、背老二(两者都是搬运工人)在公路用背背、用肩挑运送两边的物资,后来是马拉车运送两边的物资,再后来是狗儿车(手扶拖拉机)、二0拖拉机、汽车运送两边的物资......现在来凤县城到百福司的公路弯道改直了、陡坡降低了、还有南河隧道,加宽的路面增加了桥梁,增加了排水沟,增加了保护坎,铺的沥青黑色化了,成了一条畅通无阻的油路。这些变化也是近十几年的事,还从舍米湖通到湖南,还从智勇关通到重庆,物流车多、公交车多、私家车多、电动车多、摩托车多,到了赶场天,公路上确实是人来车往。

边镇百福司再不闭塞了,供电网、电视网、电信网、移动网、联通网像公路网已经村村通了。百福司街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长长的河堤,是湛蓝湖泊的酉水,是古色古香的民居,在绿水青山的环绕中,街道多了、宽了、直了、平了、干净了,广场周围的高层楼房拔地而起,就连张家沟、凉水井沟沟也开发成两条崭新的街道,吸引了各个寨子的人到街上来经营自己的生意,就连周边搭界的湖南、重庆的一些人家也到百福司从业、购房,成为来了三十、二十、十几年新的移民,成了随乡入俗的百福司人,外来人口的入住,让百福司充满活力,变得生机勃勃,变得朝气蓬勃,变得美丽无边,这就是百福司的魅力。

还是百福司人固有的观念,在创意新的食品时,并没丢失年年都要品尝的美味佳肴。豆腐、米豆腐、苞谷米豆腐保存了下来,合渣、油茶汤、魔芋豆腐保存了下来,扣肉、蒸肉、海带疙瘩炖猪脚保存了下来,甜酒、苞谷酒、红苕酒、蕨物子酒、糖罐罐酒保存了下来,腊肉、葩(软)苞谷汤、神豆腐保存了下来......其实百福司的粑粑很多,那些煎的、烙的、烤的、煮的、烧的举不胜举,调羹能从浆子里舀出粑粑,铁瓢能从浆子里旋出粑粑,锅铲能从浆子里浇出粑粑,能和荤菜、蔬菜、野菜、盐菜、酸菜搭配,能和鸡、鸭、鱼、兔、蛋组合,能和花椒、胡椒、辣椒、生姜、葱蒜调味,弄出来的味道香气扑鼻、回味无穷。

河里的虾子、螺蛳、蚌壳,山上的茶泡、菌子、菊花,路边的蒲公英、岩板上的地耳、稻田里的泥鳅、黄鳝、田螺,摘的黄花、金银花、野菊花,烧的蜂蛹、抓的蝗虫、撮的虾嘎婆等等都能和细粮、粗粮、杂粮做成菜肴、小吃、粑粑。是那些秘制的调料发挥了作用,才产生意想不到的滋味,麻的、辣的、酸的、甜的、香的应有尽有。就是野板栗、洋桃子、酸梨子都能调出爽口的味道。烹调的这些食品还能从藕叶、柚子叶、芭蕉叶、猴栗叶、箬竹叶、花椒叶、薄荷叶、松柏叶、柑橘叶上吸收香味,它们的气味浸润到食品里才好吃、爽口、开胃,靠山吃山的经验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一代代口传心授传承下来,保存得丰富多彩。

百福司会做粑粑的人是智慧的人,平时他们就在各个季节和节日里做出来和家人享受,到了过年的时候只要有时间就到家里做,邀到一起布置了场子做。花了精力、出了力气、流了汗水、费了时间、用了心血,把过年的气氛做了出来,做得越来越浓。他们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就是落雨、落雪、结冰,都没感到寒冷,也就从各种各样的粑粑上看到他们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看到那一张张甜蜜的笑脸,就晓得年年过年都有好的心情,收获的是身体健康,收获的是美梦成真,收获的是喜事连连......当他们和家人、和亲朋好友在春节期间打油茶汤品尝这些粑粑的时候,都向往明年过年还要热闹、还要喜庆、还要高兴。

我们百福司人可能有了永灵山、大河山、后山和酉水河、祛道河和那些溪沟、水库、池沟河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是用从群山、梯田、坝子田丰收的食材,是用喂养的、赶仗(打猎)捕获的、到河里抓来的食材经过一道道复杂、繁琐的工序加工出菜肴、小吃、粑粑,让一年到头过的年,让一年开始过的春节,是这些五花八门的美食对年有了最高档次的品位。从喜悦中看到百福司人对年的祈盼,家家户户迎接年的心愿里包含了神圣的礼仪,一些传统的祭祀彰显出百福司人对年的崇拜,在纪念祖先和去世的亲人中,规格更高。要把出门在外打工、学习、工作的儿女请回来、喊回来、等回来,父母的温暖和品尝的美食是同等的幸福。

我们百福司人的父母过年做粑粑,就是要让儿女耳濡目染,就是要让儿女看完流程,就是要让儿女学会技巧,等他们有了自己的家庭,给儿女当了父母,又用自己的经验口传心授。父母的承前、儿女的启后,做粑粑的工艺才得以流传,还能在一代代人中做出新品种好吃的粑粑,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创新,都会给粑粑赋予清爽的滋味。淘汰的是那些味道不够隽永,感受不太细腻、吞咽不够顺畅的粑粑,传承的是得到大家一致好评、色彩美观、味道爽口的粑粑。过年的时候只要留意,会在各家各户、会在做粑粑的场子里看到传承了上百年的粑粑,看到刚刚创意的粑粑,又经过时间的考验,会继续流传下去,这就是百福司的美味。
  • 张崇文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2/12 12:44:00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张崇文
2016-02-12 12:44:28 回复
张崇文
张崇文: 回复 张崇文:
2016-02-12 12:44:34 回复
张崇文
2016-02-12 12:44:41 回复
张崇文
2016-02-12 12:44:48 回复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