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原创]桂子山下乱谈来凤教育

  • 龙凤非文化人
楼主回复
  • 阅读:7726
  • 回复:59
  • 发表于:2012/4/14 11:03:23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来凤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从桂子山走下来已20余载,邓小平题写的校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训诫牌历历在目,虽然没有在来凤从事过教育工作,但我经历了来凤教育发展的鼎盛,目睹了她的衰落。对于我这个年纪的人,来凤教育对自身已并无多大意义和价值,但是,来凤教育事业事关来凤发展,事关34万来凤人的命运,不妨个人之言。
        一、从历史看来凤教育
        来凤建县制才200多年,建县制之初,来凤在恩施州最早设立西方模式的教育机构-岐阳书院,教育水平首出一指;改革开放之初,我县高中教育一直名列全州前茅,这已是众人所知。有网友可能会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来凤教育会回出现这两个高潮?其实,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就是勇于开先河,敢于创新,以及经济决定论,两个时期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决定了教育的高水平,首任知县于执中创办岐阳书院造就了来凤教育的繁荣,上世纪80年代,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我县整合教育资源,把乡镇中学优秀教师和学生集中到来凤一中,造就了教育的大发展,我清楚的记得,原三胡中学孟孙男校长和刘志伟老师等等调入来凤一中,并带来一批学生,这些正确决策,带来了来凤教育在一段时间的繁荣。在此,我有必要提及经济决定论,由于烟厂的繁荣,从经济上支撑了来凤教育和来凤一中当时的发展。
        二、从现实谈来凤教育
        现在的来凤教育是恶性循环,教师不安心、没信心,本地优秀学生是尽量去外地求学,这种现状必然严重阻碍本地教育发展,这个趋势正愈演愈烈,政府缺乏信心,学校教师缺乏信心,家长学生缺乏信心,信心从那里来?我直白的说一句话,只能从高考成绩单上来。本来,来凤有一个非常好的教育资源梯队,来凤师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小学初中师资,华师、]湖北大学、中南民大、湖北民院也为来凤培养了不少教育人材,长期以来,他们的政治经济待遇究竟如何,心中自有一杆称,至少,我没有看到县领导在节日期间看望优秀教师和退休教师。再说,来凤教育的硬件条件在全州已是末位。
        三、从实际谈来凤教育
        集中办学好不好?我的观点上面已经表述,很清楚,来凤教育现状已经不适应和落后,历史上最早设立书院和集中整合教育资源,证明只有改革和创新才有出路。近来,看见一些乡镇的网民反对集中办学,我很是不解,上世纪80年前,来凤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县城的学生,很少乡镇的人,因为县城有良好的教育资源,集中办学正是让乡镇与县城的孩子享受同等教育,打破城乡差别,我实在是找不到理由来反对,至于学费生活费安全性等问题的确存在,我相信政府和人大会考量,并在实施过程中完善。
        我期望,通过教育城的创办,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让城乡孩子受到同等教育,吸引和稳定教师人材,名师出高徒,期望来凤高考年年有北大清华,期望来凤建立职业技术学院,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找到一份满意的职业。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风雨同行
  • 发表于:2012/4/14 11:07:45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黑天
  • 发表于:2012/4/14 11:11:39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吾不言,楼下请。
论坛核心版主论坛核心版主
  • 发表于:2012/4/14 11:19:05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看帖可知楼主良苦之心,精神可赞!
我作为教育战线早年之过路人在这里赞一个!


  • 黑天
  • 发表于:2012/4/14 11:33:26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大家在这里争,其实都是为了来凤教育,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其目的都是一样的。

教育资源的整合的确有它的优势,但已存在的资源(尤其是多年来建的校舍)就等于浪费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农村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都不能不引起决策者们的思考。如果教育资源整合的优势明显大于其它存在的问题,我无话可说。

或许,我们的考虑都是多余的。
  • 半个文盲
  • 发表于:2012/4/14 12:26:39
  • 来自:湖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酉水渔夫
  • 发表于:2012/4/14 12:35:53
  • 来自:湖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教师集中,资源集中,能够起到一分钱办一元钱的事,现在是一元钱分成一百分做一分钱的事!

    关键还是在集中优势教育资源的同时,统筹兼顾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和孩子上学便利保巩固的问题!也就是一个相关系统配套措施问题!不能解决了一个老问题,又产生新的更大的问题。

    我赞成和支持撤点并校的做法!一些地方偏远的地方,老百姓接受的教育真的是不敢恭维,第一教师素质问题,第二教育教学监管无法到位,第四,农村孩子无法享受的很好的教育教学条件!比如实验室,电脑,优秀教师,教室,桌椅板凳…………厨房,还有音体美科技!
     我赞成科学决策,统筹兼顾的做法!
我是酉水渔夫,要吃生态绿色河鱼,请拨打我电话123456789!
  • 天地良心
  • 发表于:2012/4/14 12:42:53
  • 来自:湖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教育大家看着办,办好教育为大家。
  • 缓冲带释怀
论坛核心版主论坛核心版主
  • 发表于:2012/4/14 12:44:25
  • 来自:湖北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楼主对来风的良苦用心,我支持!
7527857857
  • 人生如梦
  • 发表于:2012/4/14 13:36:14
  • 来自:湖北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支持教育资源整合的英明决策,能让城乡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享有更好教育资源。
  • 油茶妹
  • 发表于:2012/4/14 14:09:53
  • 来自:广东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楼主心系下一代,其用心着实让人敬佩!
可叹下一代严重沾染了虚荣、攀比、江湖义气等歪风斜气。
倒希望有关单位多树立些正面榜样!
除了硬件方面的建设,
更要着重思想教育与社会风气方面的正面发扬!
.世间万物皆随意随缘——
 无欲无求不是不追求而是不强求
  • 黑天
  • 发表于:2012/4/14 14:13:01
  • 来自:湖北
  1. 1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上的看法,硬环境固然重要,缺少软环境的支撑,一切都是空架子。
  • 如果有如果
  • 发表于:2012/4/14 16:43:01
  • 来自:湖北
  1. 1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敢做敢说
  • 94
  • 发表于:2012/4/14 18:21:52
  • 来自:湖北
  1. 1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1.其实来凤教育科研借鉴外地教育

从小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爱好,在外地孩子在幼儿园从来不发拼音书。教认识动物、蔬果、画画。一次五岁的儿子看见牛,问我是什么,我有一种悲哀的感觉,我可是骑着牛爸爸背上长大滴!
儿子读了几年幼儿园,几本书都没什么改变,本来小孩就喜欢新奇,天天都看一样的书,从小就失去了学校的兴趣。
孩子可以从多方面培养,不一定双百分就是孩子的未来!毕竟科学高峰知识分子只是少数。不要一味的追求分数!
2.提高教育质量,要从老师自身做起。

这里面就要考虑老师的工资个方面。可不是我们这种老百姓说了就算的事。如果好的老师教育很多好孩子,教育部门可以奖励的!那样可以提高老师积极性!
说多了。
  • 非好人
  • 发表于:2012/4/14 19:08:52
  • 来自:湖北
  1. 1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哪里都在讲教育,自己的孩子争气点,就会说教育好了!
  • 鸟啰客
  • 发表于:2012/4/14 21:22:56
  • 来自:湖北
  1. 1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当局者迷
  • temp
  • 发表于:2012/4/14 22:59:56
  • 来自:北京
  1. 1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高中阶段集中办学是应该的,初中阶段就往县城集中就未必合适。县城初中就三所,实验、接龙、春晖,资源明显不足,接龙中学一个班八九十个学生,老师根本没办法教,而像大河、卯洞这些原本不错的初中,由于师资和生源的流失,已经被搞得一塌糊涂。楼主说“上世纪80年代,来凤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县城的学生,很少乡镇的人”,这是不对的,我记得中考成绩排前几名的经常是来自乡镇中学的学生,高考状元也不乏来自乡镇的农家子弟。因为那时候大河中学、卯洞中学与城里镇中不相上下。记忆中,大河中学刘自强、张昌奎、张银连、钟仕华、向来生就是当时的骨干老师,特别是数学老师刘自强,那数学课讲得是响当当的,他的学生经常在全国的数学比赛中拿一等奖。
  • temp
  • 发表于:2012/4/14 23:09:29
  • 来自:北京
  1. 1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们村,50来岁的人在村里的学校就能读初中,40多岁的在管理区(介于乡镇和村之间)的学校读初中,30几岁的人在乡镇读初中,再往后的人不读初中(小学混毕业了直接去宁波、东莞或福建)。如此看来,真不知道教育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 知足常乐
  • 发表于:2012/4/14 23:41:05
  • 来自:湖北
  1. 1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教师集中,资源集中,能够起到一分钱办一元钱的事,现在是一元钱分成一百分做一分钱的事!

  
关键还是在集中优势教育资源的同时,统筹兼顾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和孩子上学便利保巩固的问题!也就是一个相关系统配套措施问题!不能解决了一个老问题,又产生新的更大的问题。

  我赞成和支持撤点并校的做法!一些地方偏远的地方,老百姓接受的教育真的是不敢恭维,第一教师素质问题,第二教育教学监管无法到位,第四,农村孩子无法享受的很好的教育教学条件!比如实验室,电脑,优秀教师,教室,桌椅板凳…………厨房,还有音体美科技!
   我赞成科学决策,统筹兼顾的做法!
  • temp
  • 发表于:2012/4/15 7:41:37
  • 来自:北京
  1. 2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现在所谓的撤点并校、集中优势资源办教育,其实只是注重办贵族教育,剥夺了普通老百姓孩子受教育的机会。不否认,乡下学校的师资、校舍、实验室、运动场等条件相对较差,但再差农村孩子起码有学校可以上,现在学校都集中到县城了,许多孩子因经济、交通、家庭等各种原因不得不放弃上学。很怀念30年前,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是高中毕业生,而往后的一代人,大部分在初中甚至小学就失学,从小混迹社会,从小偷小摸到聚众***,有几个至今还在牢里呆着呢,这完全是教育的失败。以前农民的孩子还可以指望通过上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农村教育基本上取消了,真不知道农村娃的出路在哪里。
  • temp
  • 发表于:2012/4/15 8:07:34
  • 来自:北京
  1. 2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强烈呼吁“撤点并校、集中办学”时慎之又慎,不要由几个不懂教育的领导想当然拍脑袋胡乱决策,给来凤乡下可怜的农村娃留下一点受教育的机会!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