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原创]行行摄摄看来凤

  • 作者:风竹晓月
  • 阅读:31358
  • 回复:79
  • 发表于:2010/8/15 18:45:39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来凤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武陵山延绵上千里,横亘在湘鄂渝黔交汇之处,森林茂密,峰峦叠嶂,浩瀚而幽静,神秘而险峻,地势主要为喀斯特地貌,河流纵横,洞穴成群,地形复杂,人烟稀少,在这片美丽而又神秘的土地上,聚居着二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著人居多,解放后他们才有属于自己的民族——土家族。


来凤县座落在酉水之滨,以凤凰来临的传说得名,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川湘鄂三省要冲,南邻湖南省龙山县,西接四川(现重庆市)酉阳县,东北与本省宣恩、咸丰县相连,是湖北省的西南门户,称为“川湘肘腑、滇黔咽喉”。境内溪流纵横,最大的河流为酉水河。酉水河贯穿来凤县境,沿河两岸森林茂盛,怪石嶙峋,而且山洞密布,地理位置十分险要。酉水河通达沅江,连接洞庭,在公路交通尚不发达的时候,多年以来就是通往山外的主要交通通道,因此,来凤自古以来“商贾云集”,被称为武陵山区的“小南京”。


近几年来,到过来凤的一些地方,感到的确非常美丽,于是,记录了一部分,希望能将来凤最美的展示给大家,只是水平有限,只能抛砖引玉,希望借这个栏目,领略来凤的风土人情和秀美的山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来凤的水,宛若一个青春的少女,充满活力,却并不张狂。碧绿的水面,在夏日的阳光下,或在秋日的风中,微微泛起涟漪,仿佛伙伴之间的窃窃私语。酉水,这条古溪,沉重的历史,并没有让她的步履显得艰难,经过千百年后,依然如少女般的青春可爱。两岸的峭壁上,不时泻下几丝泉水,轻轻的、温柔的,像梦幻般的融入大的河流,一路欢快向前。
我曾到过黄山,知道黄山俊俏的山峰和苍老的迎客松,却不知黄山的水也是那样,充满张力和山野的躁动。来凤在很多人心目中,只是充满对绵延山峰的想象。殊不知,来凤的山是在水的滋润中成长的,多情的水养育的多情的山。在平静中,却又充满韧性和坚强。山野中,一条条涓涓细流,穿越重峦叠嶂,时而顺陡壁而下,形成小小瀑布,时而穿越地下,形成伏流,时分时聚,坚忍地奔向那条养育了千百万土家人的母亲河——酉水。
在很多时候,来凤的水是平静的,偶尔也有撒娇的时候,但是绝不会过分,也像少女一般。往往初次接触来凤的溪水,很难感受它的妩媚与柔情。当你久久坐在河边,看那一叶舢板从水面上划过,一根竹篙在水面上点出一个个涟漪,隐隐的河雾漫漫飘散开来,若隐若现中,传来几声快活的山歌,你才会发现,来凤的水与人竟然是如此的亲近,真的就像你多年的朋友,忍不住你想抚摸它、想融入它的怀抱,去感受这样一种甜蜜的梦境。
来凤的水是灵动的,就像来凤的人。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 楼主 作者:风竹晓月
  • 发表于:2010/8/15 18:48:44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时代发展了,城市中却多了一些喧哗和躁动。来凤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山城,儿时的宁静和静谧早已离我们远去。这时,你会渴望到那些山村,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暂时的平静。我时常看那些老电影,也许是我这样年龄的人感到了生活的重压,或许是我这样年龄的人慢慢习惯了回忆,老电影中的一些平淡的场面,却能够引起我感情深处的共鸣。哪怕只是村头的一颗槐树、屋脊上飘散的一缕炊烟、蜿蜒的山路上的几只老母鸡,都会在我记忆中泛起苦涩的甜蜜。

来凤的山村是安静的,安静的也像来凤的水。同时,来凤的山村也是多彩的,贫瘠却并不单调。一块块油菜地点缀在山野空旷之处,远远看去,就像梵高的油画。几栋老的木屋,被一些高大的树木遮隐,树梢上,萦绕着炊烟,看上去竟然是如此的亲切。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此贴被风竹晓月于2010-8-15 19:29:58编辑过] 
  • 楼主 作者:风竹晓月
  • 发表于:2010/8/15 18:55:38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走进黄柏村,我最想寻觅的就是那些古老的杨梅树。据村里的人说,那几棵古杨梅,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而且他们还能说出这些古杨梅的出处。每到黄柏村,就感到了一种轻松,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灵上的。极目远望,到处都是一片绿色,成片的杨梅基地,成了村落的背景,三五栋木屋聚在一起,掩映在树丛之中,为村落增添了不少的生机。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灵性的载体。黄柏的金盆水库,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一次,走在水库旁边,我很惊奇发现一个雕琢着五角星的石碑,村民告诉我,说那是修建水库时打的纪念碑,在那里,我站了很久,因为我的眼前似乎又浮现出千百人齐上阵的火热场面,那样的场面现在很难再看到,一时竟为以后很难再现的场面感到了一丝悲哀。在古杨梅那座山的山脚,有一条几乎要干涸的小河沟,村民叫它老河沟。走过多次,我发现这条老河沟几乎常年都有涓涓细流,很可惜不能汇集成河。于是,我们沿着老河沟走下去,一路竟然发现河沟两岸既然有如此的美景,一个个小小岩洞在河岸巧妙排列,岸边不知名的鲜花在草丛中轻轻摇曳,越往下走,水量越大,漫漫汇成了一条小河,像一本本书籍堆砌成的岩石,倒映在小河沟,越发增加了秀美。在黄柏村和石桥村交界之处,也有一条小河,在乱石中流向远方,这里叫水源头,一打听,原来就是老虎洞河的上游,是老虎洞河的源头。黄柏村不仅是秀丽的,也是古老的。古老的杨梅、古老的戏楼、古老的墓碑、古老的庙宇、古老的水渠、古老的石板路、古老的房屋,也许这里以前是到四川的必经之路,不仅遗留下来许多历史遗迹,还带动了当时黄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据村里的人说,黄柏村是一个出老爷的地方,很多石板路就是当时那些老爷出资修建的。

黄柏,既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 楼主 作者:风竹晓月
  • 发表于:2010/8/15 19:00:51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舍米湖和黄柏不同,也许是少了水的灵性,现在看来,也是如此的苍老,缺少了一种活力。舍米湖最出名的就是摆手堂和摆手舞,这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但是,在我看来,舍米湖摆手堂并不是来凤最古老的摆手堂,或许新安村的大喇宫更为古老,只是可惜,现在的大喇宫只是一片废墟。但站在这片废墟上,仍然可以想象大喇宫以前的热闹场景。也许是舍米湖以前交通不便,受汉文化影响速度较慢,土家文化才能够延续下来,但是,经济落后却正在影响土家文化的延续和弘扬,目前全村青壮年大部分都出去打工,村内留下的多是妇孺老人,因此给人的感觉,总是觉得缺少活力,宛如一潭死水。其实,舍米湖也有自身的优势,我偶然吃了舍米湖的藕,我觉得那是我一生中吃到的最香甜、口感最好的藕,在舍米湖这片小小的山坡上,竟然能够生长如此好的莲藕,的确出乎我的意料。舍米湖的大米品质也非常好,和黄柏村的大米品质不相上下,据说曾经也作为贡米进了皇宫。或许是因为经济困难,舍米湖村民没有黄柏村那样的一些好习惯,勤于收拾,屋前屋后都干干净净,而舍米湖村对于环境并不重视,让外来人很难适应。

舍米湖村,一个古老的村庄,但愿它年轻起来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 楼主 作者:风竹晓月
  • 发表于:2010/8/15 19:03:53
  • 来自:湖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引用:原文由 飞扬通讯-海燕 发表于 2010-8-15 18:52:38 :
楼主文章的来凤好美啊,1P的图片能不能再大一些



本来做的很大,但是太大就传不上来了。今天暂时传这些,以后再接着传吧。有些旧照片,那时技术也差,设备也不好,但是,能够感受就行了。
  • 楼主 作者:风竹晓月
  • 发表于:2010/8/15 19:31:08
  • 来自:湖北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县城是一个地方的心脏,也是风土人情集中展示的区域。只是可惜,来凤县城发展虽快,却也少了许多风情。真正来说,来凤最具特色的是和湖南龙山县城距离如此之近,以至于伸手可及,所以,团结桥变成了来凤的一个象征,是世代友好的象征。团结桥边的庆凤山,堪称来凤的肺叶,植被茂密,把来凤点缀得婀娜多姿,楚楚动人。酉水河沿县城款款流过,悄然奔向远方,而蓝河从老虎洞涌出,为县城再添景色。据说,蓝河改造即将动工,沿河将会呈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老虎洞水电站虽已退出历史舞台,却已成为凤城一段珍贵的记忆,这座湖北省第一座小型水电站,已经在申报国保单位,作为一段珍贵的历史遗迹,将会和俊俏壁立的老虎洞,一起成为凤城美丽的风景。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此贴被风竹晓月于2010-8-15 19:31:33编辑过] 
  • 楼主 作者:风竹晓月
  • 发表于:2010/8/16 9:46:03
  • 来自:湖北
  1. 14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引用:原文由 山里大哥 发表于 2010-8-16 0:00:06 :
图文并茂,赞一个!不知是才子还是才女......



孙哥,不知道我是谁吧?我爱人和刘姐可是一个单位的哟。再传首歌曲吧,贻笑大方了。

土家幺妹回山寨

 
酉水青青酉水长
竹篙长长点太阳
土家幺妹回山寨
船过酉水十里香
 
山路弯弯山路长
满山幽幽满山香
土家幺妹回山寨
一路走来一路唱
 
红红的锣鼓敲得震天响
红红的辣椒辣得喜洋洋
红红的木碗倒满包谷酒
红红的衣裳映红俏脸庞
 
浓浓的乡音逗得喉咙痒
浓浓的乡情泡进油茶汤
浓浓的思念堆满吊脚楼 
浓浓的篝火烧红黄月亮
 
  • 楼主 作者:风竹晓月
  • 发表于:2010/8/18 23:39:41
  • 来自:湖北
  1. 23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或许因为武陵山区曾经是蛮荒之地,生产力低下,大自然的力量显得是那样的神奇的缘故,自古以来,土著人都有自己的崇拜对象,一棵树、一块岩石、或者用几块青石搭建的土地神位,无法和命运抗争的时候,他们便将命运托付给了神奇的自然,当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在这偏远闭塞的夷蛮之地,也闪耀着佛的光芒,于是,酉水之滨的赭红色石壁上,也布满了佛祖的慈祥。随之有了守护佛祖的寺庙,可以想象,千年之前,暮鼓晨钟,在这幽静的水面萦绕,绿树成荫、水波荡漾,的确是一处修心养性之所。

    自古以来儒家治国、佛教修心、道教养生,其实仙佛寺乃儒释道三教合一之所,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回文诗并非出自佛家,而是云游至此的咸池昙真人所作,仙乃道教所尊,佛乃释家所拜,其实,老百姓大多信奉观音,因为观音救苦救难,所以仙佛寺主殿便称为观音堂。武陵山区信奉佛教的人甚多,1945年来凤就成立了佛教分会,当时有寺庙180多座,出家僧尼250多人,至今在来凤许多地方还留有遗迹。

    清静了多年的佛教圣地,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变得世俗起来,许许多多佛教场所成了经济开发的舞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常说“深山藏古寺”,如果有了古寺,亦即在深山,也变成了闹市。

这是一个疯狂开发的年代,也是一个躁动不安的年代,但愿随着晨钟暮鼓,让我们世俗的心变得更加超然一些,让我们躁动的灵魂变得更加安详。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 楼主 作者:风竹晓月
  • 发表于:2010/9/3 22:07:57
  • 来自:湖北
  1. 31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前不久,参加了政协组织的一次关于来凤饮食业现状的视察活动,的确颇多感触。饮食文化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对世界影响极大。在中国,“吃”无所不在,路上相见,打个招呼:“吃了吗?”朋友帮忙,无以为报,只得以吃来相谢:“改日请你吃饭。”在旅游产业的六要素中,吃便放到了第一位。每到一地,当地饮食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吃并不粗俗,不少名家要人不仅是美食家,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和轶事趣闻,苏东坡看到一位妇人做的环饼,不由赞叹: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在苏东坡的诗词中,留下不少描写美食的佳句。来凤地处武陵中腹,地势多样,气候温和,饮食材料极其丰富,因此留下不少的传统佳肴,曾有“吃在来凤”之说。来凤菜肴没有鲜明的特点,既有川菜的特点,也有湘菜的风范,兼收并蓄,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地域特色。《旧志》载:丛岩幽谷中,水冷泉冽,岚瘴郁蒸,非辛辣不足于温胃健脾。所以,土家人喜欢辛辣酸咸食品,这是和武陵山区环境有关。在传统的土家饮食中,最有名的当属十碗八扣《旧志》载:邑俗,客至款饭。遇节,相互宴饮。姻家显贵,依时款,或十簋(音鬼gui)、或八簋一火锅、或五簋四盘、或四簋二盘不等。在来凤农耕文化中,养殖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受传统影响,一般只在重要的活动或传统节日中才宰杀,肉的保存便成了一种风俗,腊菜也成了土家人菜肴中的重要的一个系列。随着政协的队伍,参观了几家餐馆,觉得来凤的饮食文化的确在衰败没落,“洋”不上档次,“土”缺乏内涵,绝大部分餐馆没有自己鲜明特色,缺少“打门锤”“敲门砖”,换厨师成了维持餐馆的法宝,推出的许多新的菜品,很少是自己研发的,大部分是以“他山之石”吊人胃口,试想,当两路开通之后,外地客人蜂拥而入,在来凤却只能品尝到已经吃过无数次的菜肴时,那时候客人肯定感觉到索然无味了。保护传统、推陈出新、敢为人先、相互借鉴,只有这样,吃在来凤才会名副其实。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 楼主 作者:风竹晓月
  • 发表于:2010/9/9 22:15:30
  • 来自:湖北
  1. 37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俗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仁人高士和山水便结下了不解之缘。站在武陵山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山就是父亲,宽厚朴实,坚韧不拔,水即是母亲,婉转风韵,哺育万物。酉水河发源于宣恩,在深山丛林之中,闪转腾挪,一路高歌,汇于沅江,涌入洞庭,在她所经之处,留下了逶迤浪漫的倩影,清秀可人,风情万种。酉水河在来凤虽然只有八十几公里,却留下了龙嘴、阿塔、卯洞三峡,实为酉水河之精华所在。第一次听说阿塔峡,便让人觉得神秘莫测,遍问诸人,竟不知其意。一次遇见吉首大学一位研究土家语的学者,他告诉我,所谓阿塔乃是记载有误,因此无法从字面上寻其含义,其原意应该是“悬崖下的河流”。我以为这位学者解释很有道理,走进阿塔峡,来到第一个小岛之前,从侧面看,像一只棉靴,于是有人就叫做:棉靴岛。但从正面看,却又有如一艘巨轮,正所谓两岸青山相对出,一艘巨轮出航来。两岸山壁峻峭险陡,杂树点缀其中,不时有惊起的白鹭,或沿山崖飞过,或在水面掠起,给这幽静无比的峡谷,增添了不少的生气。顺河而下,山势变幻无穷,或如石壁,或如石鞭,或雄奇峻绝,或妩媚诱人,在石壁之中,不时露出黝黑的山洞,默默注视水面的人们,洞口一些残垣断壁,仿佛还在诉说昨天的故事。当你走完阿塔峡,我相信你一定会懂得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含义了。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到哪手机都能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