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天气越来越热,人们外出游玩、居家时衣着更加清凉,皮肤暴露面较多。同时随着气温攀升,“汪星人”“喵星人”也会“情绪中暑”,不再那么温顺乖巧,每年这个时候,猫狗等动物抓咬伤人的情况高发。
医生提醒:被猫狗等动物抓咬伤不能大意,必须科学及时处理,否则能会引发凶险的狂犬病,一旦发作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病死率100%!
天气变热
被猫狗等抓咬伤的案例增多
有宠物专家表示,
除了气温升高,
动物容易躁狂和处于发情期外,
人们衣着轻薄,
特别是一些小孩
喜欢逗弄猫狗等小动物,
都有可能被咬伤或抓伤。
孩子年纪小,身高低,
容易与猫狗对视,
被攻击面部、头部。
一旦袭击孩子的猫狗携带狂犬病,
则很容易感染人体,
而人一旦感染发病,死亡率极高。
关于“狂犬病”,
这些知识要告诉孩子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狂犬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即潜伏期),一般为1-3 个月,1年以上的罕见。
非特异性表现:
低烧、乏力、全身不适等,一般持续2-10天。
特异性表现:
狂躁型:大部分病人都是狂躁型;高度兴奋、恐水、怕风、阵发性咽肌痉挛等,可能会咬人、抓人、流涎、吐沫、多汗、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
麻痹型:有时候会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没有典型的怕水、怕光、怕风和声音、大量流涎、痉挛等表现以四肢无力、麻痹为常见症状。麻痹多开始于肢体被咬处,后呈放射状向四周蔓延,部分或全部肌肉瘫痪,咽喉肌、声带麻痹而失音。
被猫、狗咬伤、抓伤后,怎么办?
如附近有医院,
应立即就医。
若距离医院较远,
可先用清水和肥皂水交替冲洗伤口。
即使自己处理过伤口,
也要尽快就医。
家养宠物抓咬也可能患病,
绝不要忽视风险!
更要注意的是疫苗人人都可以打,
暴露后疫苗没有禁忌,
不能由于怀孕或者
哺乳等原因拒绝接种疫苗。
什么情况下打狂犬疫苗?
被不能排除狂犬病风险的动物抓伤、咬伤后,都需要立即进行狂犬疫苗的接种。
触摸了蝙蝠,就算没有被咬或抓伤,也是要去注射狂犬疫苗。
如果是从事屠宰、野外工作、兽医、宠物等相关工作,最好预防性注射狂犬病疫苗。
预防狂犬病,
还应了解哪些常识?
文明养犬,该怎么做?
跟随一组图,
一起来了解一下
↓↓↓
本文综合自 :广州日报、央视新闻等
转自:中国教育报
精彩评论 共 0 条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