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当家暴新闻屡上热搜,我想起了白居易审过的三起案子

  • 任如水
楼主回复
铁杆会员铁杆会员
  • 阅读:14921
  • 回复:2
  • 发表于:2019/12/11 22:23:06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来凤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原创: 吴鹏  人民法院报  

最近的家暴新闻有点多。

先是网红宇芽(何某某)自爆遭男友陈某家暴,公安机关依法对陈某行政拘留二十日并处罚款。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根据何某某的申请,依法作出对其的人身安全保护令。

12月10日,又有深圳王女士遭男友龙某从家打到楼道的视频被爆出。龙某目前已道歉并取得了谅解,公安机关依法对其行政拘留五日。

多条家暴新闻连续被推上热搜,显示出社会各界对家暴事件的关注与愤慨。

而如何认定家暴的存在、如何收集家暴证据,则是这些事件的关键所在。

家暴问题古已有之。中国古代法律中虽没有家暴的罪名,更没有反家庭暴力的专门立法,但不代表古人就对夫妻互殴甚至互杀之类的案件漠然无视,或者简单当作家庭内部矛盾处理了事。

至少在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眼里,家暴案件不可等闲视之,必须慎重裁决。

以下他经办的三起家暴案,或能给我们带来启示。

夫杀妻案

姚文秀和阿王本是一对夫妻。但丈夫姚文秀不知何故,或者因为平素就看不惯妻子阿王的所作所为,或者因为心理扭曲变态,“怒妻颇深,挟恨既久”,终于和妻子相亲相杀。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的一天夜里,姚文秀对阿王大打出手,“殴打狼籍”,怀着深深的仇恨将妻子打得遍体鳞伤,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好的。身受重伤的阿王“当夜便死”。

家暴事件演变升级成杀人案件,当地官府不敢怠慢,赶紧将姚文秀缉拿归案。调查清楚事实后,随即按照司法程序上报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大理寺裁决。

面对大理寺的审议,姚文秀对打死妻子的事实供认不讳,但在杀妻原因上,却和法官们玩起了文字游戏。他“自云相争”,竟辩称原本无杀心,那夜和妻子只是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吵,然后就推推搡搡,接着斗争升级手脚并用开始互殴。自己是一不小心将妻子给打死,并不是故意要送爱妻去走黄泉路、上奈何桥。

大理寺一众官员竟然采纳了姚文秀的自辩,认为姚文秀阿王二人是发生矛盾相争而杀,不能认定为“故杀”即故意杀人,而是属于“斗杀”即过失杀人。夫妻二人开玩笑开大了,互相斗殴手滑了,以致丈夫“激情杀妻”。

只有大理司直崔元式提出了不同意见。

大理司直是大理寺中层官员,编制共有六人,级别为从六品上,主要职责是“出使推按”,即到案发地推鞠审理案件,让大理寺成为百姓家门口的最高审判机关。不出使时,大理司直就在寺内参与疑难案件的审理,并在判决书上连署签字。

崔元式一旦在判决书上签上大名,就意味着他要对此案终身负责,他必须将自己对案件的不同意见充分表达。

崔元式认为,如果姚文秀阿王是因争吵互殴,那双方身上都应该有伤痕。可请各位青天大老爷睁大眼睛仔细看看,“今阿王被打狼籍”,阿王身上的伤是一片狼藉,被打得连亲妈都认不出来,“以致于死”;而姚文秀那厮“检验身上,一无损伤”,没有半点伤痕。“则不得名为相击”,这能叫“相击”互殴?

尽管所言有理有据,可惜崔元式人微言轻,意见没有被采纳。大理寺经过集体审议,还是以“斗杀”的罪名定罪。刑部复核时也同意这个意见。

按照唐代死刑程序,大理寺审理的死刑案件经刑部复核后,还需报请皇帝最终核准。而皇帝主要依赖宰相处理政务,宰相又依赖中书省的中书舍人,由中书舍人对包括刑部在内的各部门工作请示草拟出初步处理意见,供宰相和皇帝参酌。

时任中书舍人的白居易看到大理寺刑部提交的姚文秀案件报告后,于这年五月十一上了一份奏章,这就是《论姚文秀打杀妻状》。

白居易认为,姚文秀在案发前就对阿王心存怨恨,积怨成仇以致起了杀心。“察其情状,不是偶然,此非故杀,孰为故杀?”如果这都不算“故杀”,那什么算“故杀”?

而且阿王被打当天夜里就不治身亡,“无以辨明”,不能再开口说话。那姚文秀红口白牙,“自云相争,有何凭据”,自说自话,他说是“相争”而起就是吗?单方口供不足采信。

白居易特别强调,“狱贵察情,法须可久”,判定罪名贵在体察实情,执法断案必须考虑到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若崔元式所议不用,大理寺所执得行”,如果大理寺不顾崔元式的正确意见,坚持按照“斗杀”定罪,“实恐被殴死者,自此长冤;故杀人者,从今得计”,那阿王的冤屈将永世不得昭雪,会有更多的“姚文秀”冒出来模仿杀人,钻法律的漏洞。

其实,按照唐律,不论是“斗杀”还是“故杀”,都要判处死刑。只不过“斗杀”是绞刑,“故杀”是斩刑,左右躲不过一死。姚文秀之所以非要坚持申辩是“斗杀”而非“故杀”,另有一层深意,这就是掩盖他家暴杀妻的深深恶意。

中国古代礼法认为,夫妻关系是社会伦理的重要基石,甚至是人伦之本。一个殴妻甚至故意杀妻的人,永远无法抹去其道德污点,不能在社会上立足,即使受刑伏法也不为人伦所容。白居易、崔元式之所以坚持以“故杀”的罪名给姚文秀定罪,正是要曝光其内心的歹毒狠辣,将其真实面目公之于众。

穆宗皇帝对此亦是圣明烛照,白居易的奏章递上去后,他当即批阅同意:“姚文秀杀妻,罪在十恶;若从宥免,是长凶愚。其律纵有互文,在理终须果断。宜依白居易状,委所在决重杖一顿处死。”

穆宗不但力挺白居易的观点,而且将姚文秀家暴杀妻行为定性为“十恶”。根据唐律关于“十恶”的内容,姚文秀杀妻应属于“不睦”即谋杀亲属。

姚文秀案由此被钦定为家暴杀妻铁案,且重杖处决,活活打死。此举虽属法外重刑,但亦能警醒世人恪守夫妻和睦之道,树立良好的家庭风尚。这就向天下昭示:虐待配偶,施暴伴侣,唐律决不允许,必将严惩!

妻殴夫案
 
中国古代君权父权夫权至上,男性在政治经济和家庭生活中都居于主导地位。唐代女性地位虽较其他朝代为高,但仍处在男性的压制之下,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妻子被丈夫责骂乃至殴打实属再寻常不过之事。可在白居易的笔下,却横空出现一起妻子殴打丈夫的家暴案。

路人甲估计是个软骨头,一天在家里不知因为何故,“被妻殴笞之”,遭到妻子拳打脚踢一顿暴揍。路人甲打不还口骂不还手,被妻子打得连声哀嚎就是不敢反击。

邻居都看不下去了,怕出人命,“告其违法”,就赶紧去报官。衙役赶到后,把甲妻抓到县衙。

按照唐律规定,“诸妻殴夫,徒一年;若殴伤重者,加凡斗伤三等”,妻子殴打丈夫,要判处一年徒刑;如果打成重伤,则要加重到徒刑三年。“县断徒三年”,县府依律判甲妻三年徒刑。

唐代普法教育应该是深入人心的,甲妻很用心地注意到了这条法律的一条司法解释,“须夫告,乃坐”,只有在丈夫主动告发的前提下,案子才能进入司法程序,由官府介入进行断罪。

这才有了甲妻的申请再审喊冤之举。“妻诉云:‘非夫告,不伏’”,甲妻不服,上诉说我老公还没说什么呢,你邻居家家的,狗拿耗子管什么闲事。我老公都没喊疼没上告,那就不能作为家暴案处理。民妇无罪,请求伸冤。

白居易在判词中先讲了一番夫妻和顺家庭和睦的大道理,“礼贵妻柔,则宜禁暴;罪非夫告,未可丽刑。何彼无良,于斯有怒?三从罔敬,待以庸奴之心; 一杖所加,辱于女子;之手。作威信伤于妇道,不告未爽于夫和”。作为妻子,应该以柔顺为美。甲妻突然变身河东狮吼,对丈夫大打出手,应该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很有可能是丈夫犯下大过失,激怒了她,以致忘记了三从四德,对丈夫一顿毒打,让丈夫蒙羞。妻子对丈夫的家暴确实有失妇道,但还没有闹到夫妻关系破裂的程度。

在大道理的基础上,白居易做出裁决:“招讼于邻,诚愧声闻于外;断徒不伏,未乖直在其中。虽昧家肥,难从县见”,既然丈夫没有报官告发妻子,那就不能按县府的意见定甲妻的罪,只能依律无罪释放。

白居易的这道判词,尽管依律驳回了县府的原判,但字里行间无一不以家庭关系和谐为落脚点,有着鲜明的反对家暴倾向。无论是妻殴夫,还是夫殴妻,家暴都是为法律明令禁止的。在法律只能制裁有告发的家暴,无法干预隐忍不发的家暴情况下,官府也只能以礼治的形式介入家庭生活之中,填补法律的缺位。

精神暴力
 
家暴除了拳打脚踢的身体伤害,还有来自精神层面的心理伤害。白居易笔下路人景的妻子,就遭遇到了丈夫的精神暴力。

景妻娘家有了丧事,痛哭流涕,心情低落。丈夫景这时不仅不宽慰妻子,反而“于妻侧奏乐”,在妻子旁边奏乐取乐。伤心的妻子无奈,随口责骂了景两句。

根据唐律,妻子若咒骂丈夫及其亲属,就触犯了“义绝”法条,丈夫可以依律要求强制离婚。

但白居易显然不这么看。

针对此案,白居易认为“夫妇所贵同心,吉凶固宜异道”,夫妇之道,贵在彼此共情同心。痛在彼身,忧在此心,哪能一个心怀愁绪,一个兴高采烈!

景的行为,“既愆夫义,是弃人丧”,既没尽到丈夫的职责,又背弃了人伦大义。“俨麻缞之在躬,是吾忧也;调丝竹以盈耳,于汝安乎?”妻子身上还穿着孝服,本应是作为丈夫的你一起同伤同悲,帮助她纾解苦痛的时候,你却马照跑舞照跳,依旧寻欢作乐,给妻子制造精神暴力,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生而为人,“道路见缞,犹闻必变”,在路上碰见办丧事的,心头都会一紧;“邻里有殡,亦为不歌”,邻居家出殡,都要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何况是自己的结发妻子!

囿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白居易虽不能从法律层面惩治景的精神家暴,但还是在尽可能的空间里对景的行为予以谴责,对其进行道德的批判,人性的鄙视,裁决景“诚无恻隐之心,宜受庸奴之责”,丝毫没有怜悯之心,被妻子责骂活该。而景妻责骂丈夫的行为,则不予追究。

包括唐律在内的中华传统法律,过于重视男性的夫权,在夫妻相争时,往往在法条上对夫权倾斜过度。但从白居易裁决的上述三个案例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古人在既定的法治环境中,极力辗转腾挪,用夫妇和睦的礼治去弥缝男尊女卑的法治缺陷。拥有今天男女平权法治环境的我们,在反家暴问题上理应做得更好。
  • 任如水
楼主回复
铁杆会员铁杆会员
  • 发表于:2019/12/12 14:20:04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古代法规
任如水
2019-12-12 16:24:19 回复
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