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产业扶贫结硕果——来凤农村财源建设观察

  • MJID584000043
楼主回复
  • 阅读:4106
  • 回复:1
  • 发表于:2019/8/22 11:34:46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来凤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div style="width: auto; height: auto; float: left;" 宋体";="">;

近年来,来凤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围绕“两茶一果”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富硒”“生态”优势,按照一村一个规模化种植(养殖)基地、一个龙头企业、一个专业合作社、一个村集体经营公司、有劳动能力的一户一个脱贫增收项目等“五个一”要求,扎实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全县累计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基地47.3万亩,其中藤茶7.2万亩、油茶10.5万亩、小水果8.6万亩,人均拥有特色产业基地近1.5亩。

藏在深山人未识

来凤地处北纬30度,海拔320米到1200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独特地理环境孕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丰富的资源却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

藤茶,学名显齿蛇葡萄,这种土家族传统用于治疗慢性病的野生藤蔓植物,曾几何时任其在岩坡自生自灭。

1996年,在大河镇担任乡村医生的向班贵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为乡亲们诊病送药。“乡村医生两件宝,一根银针一把草。”山区缺医少药,向班贵在实践中发现,用岩坡上生长的野生藤茶治疗眩晕病(高血压)效果较好,他采集回来,晒干后放在药袋里,供村民们免费使用。因疗效明显,求药者越来越多。

藤茶究竟含有什么成份,如何实现“野转家”,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高附加值,一度困扰着向班贵。

油茶在来凤种植有上千年历史。农民在田间地头栽上几株油茶弥补食用油的不足。分田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油茶种植增加,生猪养殖快速发展,让农民解决了吃的问题。

油茶味苦、吃了不经饿,来凤农民逐渐放弃油茶种植。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油料需求发生了变化。油茶因降血压、降血脂和软化血管成为市场新宠。2011年,百福司镇民营业主彭大波看好油茶前景,成立恒贸油茶专业合作社,把舍米湖、荆竹堡等村荒芜的油茶林流转过来。两年后,恒贸油茶畅销全国。

恢复油茶产业成了全县共识,但让本地水果变成钱有点难。

三胡乡素来就有“湖北杨梅第一乡”的美誉,现有100年以上的古杨梅108株,300年以上的古杨梅33株,而树龄最长的已经有1200年的历史。

本地杨梅树,结的梅子稀稀拉拉,酸得掉牙,没人愿摘,梅子每年自行掉落。三胡两千多亩本地杨梅并没有给村民带来收益。

像杨梅一样,来凤盛产桃、李、梨等水果,但都因品质差,在市场销售不畅,因此让水果变成致富果是农民多年期盼。

“两茶一果”兴起来

精准扶贫攻坚战在来凤打响,来凤把藤茶、油茶和小水果等“两茶一果”纳入整县脱贫产业。

打造“中国藤茶第一县”。对藤茶苗、土地流转费、培管费等给予适当补助,按每千亩藤茶园配备1名工作人员的标准,建立藤茶工作干部队伍。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藤茶专业合作社为藤茶种植户提供全程服务,全县藤茶种植面积每年以2万亩的速度递增。来凤研发的富硒藤茶系列产品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中国芜湖国际名茶博览会铜奖等称号,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成立藤茶产业研究院,谋划推进藤茶产业。

科学发展油茶。组织人员到咸宁等地学习油茶丰产技术,并引进优质油茶苗对传统油茶园进行改造。安排林业产业扶贫资金用于合作社与重点贫困村发展油茶产业。鼓励三木林农专业合作社与省油茶办等单位开展国家级木料油本作物油茶示范基地建设,建立武陵山区油茶育苗基地。支持县内恒贸油茶等专业合作社进行油茶规模化种植与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专业合作社+基地+村级经济组织+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农民以土地入股方式参与分成,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依托三胡乡黄柏园、石桥千年古杨梅建立杨梅古寨景区,在景区周边三堡、讨火车等4个村建起万亩杨梅基地。沿国道、省道及大循环线建白柚、梨、李等基地,沿线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依托城郊优势,培管改造万亩橘园。村民增收了,市民也有了休闲好去处。

一片好景扑面来

2014年6月,马家沟村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和致富能人大会,问计脱贫主导产业。

经过梳理,村支“两委”决定把藤茶作为村主导产业之一。

动员大户带动、协调土地流转,两年下来,马家沟村建起515亩藤茶基地,村内两个藤茶专业合作社带领全村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吃上了藤茶产业饭。

“我在藤茶基地扯扯草、上上肥,每天可以挣60元钱。”建档立卡贫困户吴胜权说。

翔凤镇老茶村卡坳,漫山遍野的油茶结着红红的果实。

“明年开始,基地油茶就开始有收益了。”三木林农合作社负责人郑方针说。

2015年10月,省九三学社扶贫工作队进驻老茶村,开始精准扶贫工作。

光秃秃的山野满是杂草,村民百分之八十外出务工,村集体收入为零……

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老茶村,工作队决定请回郑方针成立三木林农专业合作社,带领建档立卡贫困户率先栽种起油茶。

几年下来,三木林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老茶、白岩等9个村发展油茶7100余亩,套种太子参、芍药、白芨、苦参等2600亩,带动5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致富。

革勒车镇土家寨村花果山基地,漫山遍野的桃树郁郁葱葱,村部冷链仓库装着数千公斤水蜜桃。

“所有水蜜桃也被浙江客户订购一空。”村委会委员鲁琳说。

土家寨村距县城23公里、距革勒车集镇12公里,建档立卡贫困户140户420人,是全县46个重点贫困村之一。

2015年3月,土家寨村决定错位发展休闲旅游,建起1500亩水蜜桃、200亩葡萄等水果基地。

春天,粉红的桃花开满村庄。夏天,红红桃子缀满枝头。山外客人纷至沓来,村民的竹笋、蕨菜、土鸡、腊肉成了抢手货。

“我一年挣个万儿八千不成问题。”建档立卡贫困户吴通前把家里8亩荒山流转出来,除了每年1800元租金外,他还在合作社务工,每人每天70元工资。赏花采摘季,吴通前每天还可以卖上千元土特产品。

?


  • 樱花树下、那纯美一笑
  • 发表于:2019/8/22 12:09:43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
来自手机版
(0)
(0)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