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来凤县歌舞曲艺

来凤县歌舞曲艺

关键词:来凤县,民歌,舞蹈,曲艺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来凤百姓网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lf.ccoo.cn
  • 感谢 laife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0473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一、民歌
  本县民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无论男女老幼几乎人人会编会唱,山坡田间火塘屋,随处是歌场。民歌大部分用汉语唱,也有用土家语唱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山歌、薅草锣鼓、灯歌、风俗歌等。
  山歌在境内最为普及。它感情奔放,节奏自由,人们触景生情,即兴而歌。其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及盘唱。句式多为七字句的“四句子”或“五句子”,也有“连八旬”。歌腔主要是平腔和低腔。前者旋律平稳,适合用本嗓唱,常用于盘歌、对歌等形式中。河东、漫水一带的群众常以歌代言,无论悲喜,都用山歌来抒发情感。如路途或街上遇到好友,往往对歌抒怀,直到日落西山才欢快归家。若素不相识的人对歌,唱得投机了,非要请回家盛情款待,并以此结为良发。对歌唱赢了,便会受到大家敬重,称为歌师傅。低腔山歌音调柔和,旋律婉转,多为妇女作“手头工夫”时低吟轻唱,以叙事与抒情。此外,大河区和接龙桥区部分地方。亦有高腔山歌流行。山歌不仅用来唱生产、生活、自然、情感,亦用来歌唱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本县产生了不少的红军歌谣,如《红军到了我的屋》、《当兵就要当红军》、《要当红军不怕杀》、《让红军好行军》等,在人民中广泛流传,影响很大。解放后,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歌颂共产党和毛主席的山歌大量涌现,如《毛主席领导好幸福》、《春季里来气象新》等,粉碎“四人帮”以来,歌颂党的富民政策和现代化建设的山歌更是不绝于途,情真意切。文化工作者不仅搜集整理了大量优秀传统山歌,而且多次组织山歌演唱会,推选部分山歌参加省、州文艺汇演。
  薅草锣鼓歌 “改土归流”前此歌已很普及,每至四五月锄草,数家共趋一家,多至三四十人,一家锄毕,复趋一家,一人击鼓,一人鸣锣,随锄随歌,起着“抢火色”鼓干劲的作用。其形式为歌师领唱,众人接腔合唱,锣鼓伴奏。歌师多为德高望重的年长者,既是歌手,又是指挥生产劳动的行家里手,歌手面对众人随大家的前移且唱且退。歌唱内容过去多为历史故事、古代名人等,建国后,多唱党的方针政策、新人新事等,有时也即兴编唱。唱词多为“七字四句”式。
  锣鼓班25人,击乐有大鼓、马锣、大钹、小钹、锣鼓点的名称以大锣的锤数而定。唱时,鼓手轻敲以击拍,每唱至半句或结束处,便以锣鼓伴奏。若劳动人数多。场面大,就设两个锣鼓班,称为“打夹锣鼓”。
  灯歌也叫“灯调”,是逢年过节玩灯(主要是花灯、车灯、高跷、莲湘等)时唱的歌,其主要形式有齐唱、对唱或一领众合。表演时,边歌边舞,主要以锣鼓伴奏,有的还加哦呐、笛子、二胡。歌词句式有三句式和四句式,曲调活泼风趣,优美动听。
  风俗歌主要有哭嫁歌、神歌、孝歌,此外还有起屋上梁歌、闹房歌、接亲拦门歌、接亲拦轿歌、喊札歌等等。
  县内素有“哭嫁”的风俗,尤以土家族为盛。哭嫁歌以哭唱代言,是一种十分感人的抒情悲歌。有新娘独哭及新娘与陪哭者对哭等形式。对哭时,通常是新娘先哭至半句时,陪哭者紧接而哭,一前一后,一起一伏,交错哭唱。哭唱内容很多,主要有哭爹娘、哭十姊妹、哭十碗菜、哭十二月花、哭媒人、哭陪客、哭亲朋好友、哭吃离娘饭、哭梳头、哭穿露水衣、哭搭露水帕、哭上轿、哭祖宗等,多是诉说分离之苦或出嫁后可能遇到的不幸,以及羡慕别人处境的优越、感激父母生养之恩等。陪哭者多唱劝慰和祝福之词。唱词多为五字句,大都有较固定的“套式”。哭嫁歌的形成反映了。改土归流”后,封建正统思想对土家习俗的影响,也表现了土家妇女对自由婚姻的追求。其中骂媒人的唱词,更富有思想性。经过长期的完善和发展,哭嫁歌成为感人的抒情诗,甚至成为土家姑娘自我教育的手段。如果出嫁不会哭嫁,便会被人耻笑。解放后,随着妇女的解放和婚姻的自由,哭嫁的形式虽然保留,内容却大为变化。
  神歌它是土家族土老司(梯玛)在“请神”时唱的歌。土家人多供土王菩萨,为了消灾灭祸或求子等,都要接土老司到家中来,在土王菩萨像前举行祭祀仪式,其中,穿插一些神歌,如《贡河港里一只船》、《安家先》、《尝兵》、《套手》、《比脚》等。有时是土老司独唱,有时一领众和.节奏多变,旋律较自由。
  建国后,祭祀活动日趋减少,神歌在民间已不大流行,多数神歌被记录下来,作为研究资料。
  孝歌它是晚辈人为去世长辈吊孝时,由道士或善歌者在做“法事”时唱的歌。各地歌词内容有一定区别。革勒区堰塘坳的孝歌分“绕棺”、“通月”、“临终”、“母苦”、“夜鼓”、“散花”、“加奠”、“盘花”、“孝歌朗颂”、“辞灵”十大部分,歌词共计16000余字。句式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唱中常夹念白、诵词等,内容主要是赞颂亡人,其次唱历史故事、古代名人及对死者亲属的安慰等。
  孝歌分为“高、平、悲”三腔。音调时而高昂跳跃,时而低回婉转,节奏较为自由,演唱形式为一领众和或二人对唱,有时坐唱,有时绕棺或在棺前边跳边唱,其伴奏乐器有旗子鼓、单皮鼓、大钹等。孝歌表现了土家人对死的达观态度和对先人的尊崇。解放后,在民间时兴时停,其歌与舞,大部分被记录整理。
  儿歌和摇儿歌本县民间流传着为数不少的传统儿歌和播儿歌。如《鸭 啰啰 》、《月亮光 光》、《大月亮,小月亮》、《娘娘脚》、《我是天上梅花朵》、《我崽娃睡觉觉》、《波利卡督起七》 (土家语即细娃睡瞌睡)等。儿歌曲调简单,自然流畅,婉转动听。摇儿歌曲调时起时伏,舒缓优美。
  号子主要有酉水号子、石工号子和拖木号子等。酉水号子分为船工号子和放排号子。旋律大多高亢嘹亮,短促有力,表现在和激流险滩搏斗中,大家齐心协力,排除万难的气魄。
  石工号子是石工在采石、撬石等劳动中所喊的号子。句法有“半句”、“两句”、“三声”、“四声”、“五声”等。曲牌有根据句法和衬词等取名的,如绿水区茅坝乡的一套“撬岩号子”,包括“长三声号”、“短三声号”、“五声号”、“柳柳号”、“捆捆号”、“罗家小幺姐号”、“桃花柳叶号”、“依呀号”、“晴喂号”、“哎呀号”、“咳左号”,演唱形式有单唱的,有一领众唱的。拖木抬木号是伐木工在运木时常喊的一种号子,多为单曲体,一首四句,七字的唱段分四次唱完。解放后,随着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号子更加普及,水利建设工地上,号子声此起彼伏,十分动听。
二、民舞
  摆手舞土家族群众最喜爱的传统舞蹈,境内主要流传在酉水河流域的百福司镇和漫水区一带,尤以河东乡为盛。
  摆手舞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前者规模宏太,多在野外进行。后者规模较小,多在摆手堂进行。本县以“小摆手”居多,“大摆手”活动较少。“摆手”活动的时间集中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之间,多在傍晚开始,深夜方休,逢重大喜庆时连续举行三天三夜。届时,人们扛着龙凤大旗,打着灯笼火把,吹起牛角号、唢呐、冬冬喹,点燃鞭炮,放起三眼铳,抬起牛头,粑粑,刀头 (即大块的熟肉)、米酒等供品,涌进摆手堂。先举行祭祀仪式,然后涌到坪坝,在一棵挂满彩灯的大树下围成圈,随着锣鼓的节奏翩翩起舞,欢歇竟夕。
  摆手舞有如下几套: (1)狩猎舞:主要表现打猎活动,摹拟飞禽走兽行动的姿态,有“磨鹰闪翅”,“跳蛤蟆”,“拉弓射箭”,“拖野鸡尾巴”,“犀牛望月”等十多种动作。(2)农事舞有“撒种”,。纺花”,“挖土”,“砍火渣”,“挽麻坨”,“种包谷”等动作。(3)生活情趣舞,有“擦背”,“打粑粑”,“水牛打架',“打蚊子”等动作。还有表现打仗的“军前舞”和朝拜土王的“宴会舞”,由于年代久远,舞蹈动作大部分失传。
  境内摆手舞的基本动作是“单摆”、“双摆”,其特点是“顺拐、屈膝、颤动,下沉”,以身体的扭动带动手的甩动。双臂摆动的幅度不超过双肩,动作前后衔接很紧,表现出古朴、粗犷、刚劲、清新的风格,显示了土家人傈悍坚韧的性格特征和勇敢豪放的民族气质。摆手舞的伴奏器乐仅一锣一鼓,基本锣鼓点有“单摆鼓点”,“双摆鼓点”,“磨鹰闲翅鼓点”,“撒种鼓点”四种。节奏鲜明紧凑,音调雄浑深沉,给摆手活动增添一种既欢乐又庄严的气氛。由于摆手舞的舞姿朴素,内容健康,动作优美,形式简单,寓教育于娱乐中,因而深受土家人喜爱,男女老少全体参加。在建国前,由于兵匪为患,民不聊生,摆手堂年久失修,“摆手活动”曾长期衰落。建国后,县文化部门进行挖掘整理工作,使濒于失传的摆手舞得以继承和发展。 19561957年,河东乡的摆手舞先后参加地、省汇演,均被评为优秀节目。1 979年以来,中央、省及地()电影电视部门均先后束本县拍摄土家族的摆手活动,其他各级新闻单位也多次予以报道、宣传,摆手舞开始在境内各族群众中普及。湖北省歌舞团以河东摆手舞为素材,创作的舞蹈节目《土家喜送爱国粮》,在全国不少省市的舞台上演出,广为传播,深受欢迎。
  铜铃舞亦称“八宝铜铃舞”。流传于百福司和漫水等区 ()。它来源于“土老司”的祭杞活动,其动作是穿插在“还愿”等二十四堂“法事”里进行,一般要连续举行三天三夜。在整个“还愿”仪式里,土老司一手执司刀,一手握“八宝铜铃”跳跃起舞,高唱神歌。神歌内容庞杂,有赞颂土王和祖先功德的,有唱关于土家人的创世历史及几次大的迁徙活动的,还有劝耕劝善和情歌等内容。
  铜铃舞的主要动作有“转半边月”、“拜神”、“进退步”、“莲花步”、“转圈”、“转铃”、蹲地拜”、“前后顺摆”、“勒马”、“敲锕铃”、“内外挽刀”、“平筛刀”、“划铃”等十多种。其动有的健美、风趣,有的干脆和落,有的热烈欢快,有的则虔诚笃实。舞到高潮时,土老司单脚着地,旋转身体,八幅罗裙随风飘展,好似孔雀开屏。建国后,专业文艺工作者在搜集的基础上对其动作进行了筛选和归纳,加工成比较完整的舞蹈,来表现新的生活。 19S8年,铜铃舞参加省农村业余文艺汇演受到好评。以后,又多次参加县和地 ()级的汇演,多次评为优秀节目。
  地龙灯流行于高洞大岩板一带,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表演时,不用木棍举龙,九节龙身,每节均由一人单手抓住龙身内的一圆形篾圈或以头背托龙,另一只手抓住前者的腰带,表演者上身藏在龙身内,双脚为彩色龙衣所遗。舞动时,全凭感觉和熟练的技巧。龙头前,一人举宝珠,另外一只彩风在龙的身边飞来飞去。其表演“套路”主要有。绕圈子”、“龙起身”、“龙盘饼”、“龙回首”、“抢宝戏凤”、“飞龙桥”,“龙盘树”、“龙卧滩”、“龙走太极图”、“凤骑龙”、“龙盘风”等十多种。表演时以击乐伴奏,乐曲名为《龙归海》,欢快热烈。解放初期至“文化大革命”前地龙灯表演较活跃,在诸多班子中,以老艺人李英为首的“班子”玩得最为出色,他们配合默契,动作灵活,形象生动,舞至高潮时,地龙翻滚,彩凤翱翔,气氛热烈,场面壮观。 1979年以后,地龙灯重新在本县流行。1985年,省、州电视台均拍为专题节目,中央电视台亦在全国播出此节目。
  靠灯舞又称“打靠灯”,流行于本县部分区乡,以楠术,两河乡为盛。靠灯舞最初是道士在为亡人“打绕棺”中吸收部分吊丧者打灯笼进行的一堂“法事”。后来发展到做道场超度亡人也要请人“打靠灯”。表演时执靠灯者前导,后跟击乐伴奏者及穿“法衣”的道士。表演者右手执灯,左手常用“双箭指”,双臂运力,推灯向前送出。其主要套路有“背对背靠”、“面对面靠、“单穿”、“高桩”、“矮桩”,。艺人称”、“苏秦背剑”、“二龙戏水”、“双马破槽”“雪花盖顶”、“龙虎斗”、“滚柱头”、“梅花路”等。其动作既类似武术中的“六合拳”,又有摆手舞双膝微屈下沉的风格,显得洒脱健美、开放有力。所执靠灯长约一尺,八面形,上绘各种图案花纹。表演时以击乐伴奏,曲牌为《天下太平》、《龙虎斗》。
  建国后,靠灯舞人数增多,有时达到一二十人。文化工作者在搜集整理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加工改编出一些富有时代感,表现新生活的靠灯舞,如《山寨处处不夜天》、《邮电工人为人民》等,分别在省、地 ()、县参加演出,均被评为优秀节目 。
  花花灯又称“花灯”或“地花灯”,流行于革勒、旧司、三胡、接龙桥等区,据传起源于唐代。表演时间多在每年春节,地点多为接灯者的堂屋。一般为六人表演,一名丑角 (叫花子),穿破衣,背稻草,一手提篮,一手拿竹板,二男角均拿扇子和棒棒烟杆,三女角(过去均由男子装扮)手拿花毛巾。表演前,先由一执灯笼者在接灯者堂屋神龛下参拜“家先”,丑角“扫堂”后,由一男角“发白”,讲一些风趣幽默的事,逗围观者发笑,然后,在锣鼓声中,六人边唱边舞。唱词多是奉承恭贺的内容。接下是参神拜祖,拜家先,唱其恩德及各路神仙的传说。最后是扫“五瘟”,意为“扫瘟招财”。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女角的舞姿轻快、活泼、柔美。男角及丑角的舞姿风趣、幽默。唱时为一领众和,和者多是重复领唱句的后半句,起到了加深印象和渲染气氛的作用。在每句唱词的句前,句中或句后均为击乐伴奏,曲调欢快流畅,伴奏紧凑和谐。
  花花灯除用以自我娱乐外,还含有“扫瘟除邪”,预祝来年人寿年丰的意思,所以新春佳节不少人家争接“灯班”到家演唱。走时,还烧香鸣炮进行,以示谢意。县文化部门和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将花花灯搬上舞台后,受到广泛欢迎。 1979年编演的花花灯节目《香茶进北京》,参加地区汇演,获集体表演奖。
  本县民间流行的还有“狮子灯”、“龙灯”、“彩莲船”、“蚌壳精”、“高脚灯”、“车子灯”“鹭鸶灯”、“火麻舞”、“板凳龙”、“打花棍”、“跑马灯”、“扫把灯”、“野猪灯”等近 20种灯舞。
三、曲艺
  花鼓又称三棒鼓,是本县源远流长,各族群众十分喜爱的一种说唱带表演的艺术。花鼓演唱一人二人均可,比较正规的表演为四人。抛捧者为主演,其面前鼓架上置一小圆鼓。边抛边打边唱。另外三人,一人敲马锣,一人抛刀 (刀为三至五把),一人要“连绞棒”。
  花鼓表演没有特定的时间,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新屋落成、“做寿”、祝福、田头歇气、夏夜歇凉均可打花鼓凑兴。长期以来,它已成为群众文娱活动的必备节目,其演唱内容因时因事而定,如结婚唱《天仙配》、《仙姑进子》等,庆寿唱《八仙庆寿》、《韩湘子庆寿》等,新屋落成则唱《摇钱记》等。花鼓词的内容相当丰富,初步统计,传统唱本近 130个,新编鼓词约200余篇,群众即兴演唱的花鼓词更是无法统计。本县的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唱花鼓调。
  1936年,民间艺人田紫云编唱了中篇鼓词《打龙山》,热情歌颂贺龙和红军的英勇机智,揭露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凶残与无能,半个世纪来一直在民间广泛传唱。解放后其唱词分别在全国性刊物《曲艺》杂志和《长江文艺》刊登。
  花鼓演唱中,抛棒或抛刀的花样繁多,有“雪花盖顶”、“金线吊葫芦”、。狮子摇铃”、“白蛇吐箭”,“野鹿台花”,“美女梳头”、“鹤鹰展翅”,“犀牛望月”、“自马悬蹄”,“锦鸡独立、“观音坐莲”等 40余种。
  花鼓唱词每板四旬,多为“五五七五”的句式,四句均押韵。每板唱完后可换韵,间歇均用锣鼓,唱腔随地方声调的不同而变化。演唱时,可以一人唱,众人帮唱,也可以独唱或轮唱,有时还分角色演唱。除固定唱本外,更多的是表演者即兴编词,随口便替,互相辨难的演唱,充满着风趣、诙谐、机巧。
  建国后,本县花鼓艺术受到各方面的关怀和重视。 1952年,本县花鼓趴曾唱遍全地区八县。县文化馆和卯洞民族文化馆经常编印“花鼓词小报”专号下发,并组织花鼓班子在城乡各级文艺舞台演出,把好的表演通过有线广播向全县播放。1979年以来,民间“花鼓班子”十分活跃,数目大增,几乎遍及各区、乡。他们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轻骑兵”作用。著名花鼓艺人李逢贵,对花鼓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195512月,他赴省参加汇演,节目受到好评。19606月,又光荣出席省群英会。
  小调本县小调数量多,流传广,内容丰富。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且歌且舞的灯调,为逢年过节玩灯时所唱的歌,有花灯调、车灯调、高跷调、莲湘调等。形式一般有齐唱,对唱或一领众和。主要以锣鼓伴奏,有时有唢呐、笛子、二胡等。歌词句式有兰旬式或四旬式,曲调活泼风趣,优美动听。一类专门演唱的小调,其歌词一般较长,常以一首基本曲词按字行腔唱多段词,如《十绣》、《十爱》、《十劝》、《十杯酒》、《十月子飘》、《闹五更》、《交情歌》、《贺龙将军到》等。其曲旋律性强,节奏恬泼、轻快,十分动听悦耳。
  除花鼓和小调外,境内广泛流传着鱼鼓、金钱板、爬山调等曲艺形式。
四、民间吹打乐
  打击乐本县的打击乐器以小锣 (分马、勾锣),镀(分头镀、二铍),大锣,鼓(分旗子鼓和边鼓)四种为主,另有铰子、当当、点子等。其曲牌分为“打安庆”、“花锣鼓”、“打溜子”三大类。
  “打安庆”又称“打安寝”,流行于大河、接龙桥、翔凤镇、百福司等区、镇。曲牌有“老安庆”、“步安庆”、“责军令”、“将军令”,“长引”、“三阴三阳”、“登宝座”、“花七槌”,新七槌”、“下坛倡”等多种。仅流行大河区观音乡的曲牌便有“安庆”、“接亲令”、“划船词”,“姊妹会”、“过山虎”等十多种。
  “花锣鼓”主要流行于百福司镇的河东乡。曲牌有咪子和锣鼓配奏的“引子”、“上山坳”、“下山坳”、“双飘带”、“红绣鞋”、“三结义。、“栀予花”,“黄莺撩子”等。
  “打溜子”主要流行于百福司镇的月亮乡,其曲牌有“八哥洗澡”、“剪刀架”、“安花”等。打溜子一般只用头钹、二钹、马锣 (勾锣)、大锣(虎音锣),有时也加唢呐。 建国后,这些锣鼓点子,仍在当地流行,常予民间的红白喜会上演奏。有些“班子”还多次参加区、县汇演,受到好评。
  吹奏乐境内土家族居住的河东、漫水等地,有别具特色的吹奏乐,如咚咚喹,“牛角号”、“吹木叶”、“树皮号”、“野喇叭”等。
  “咚咚喹”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管乐,用细竹制成,长约四寸,管身开有三个音孔,有固定的曲牌,土家青少年十分喜爱吹奏。“牛角号”原是古代战争中,士家人使帛的指挥器具,后成为土司的主要吹奏乐器,继而卫演变为土家歌舞中的一种吹奏乐。“木叶”、“树皮号”、“野喇叭”等皆取山野路旁的树叶或树皮,边一卷,衔在口头,使能欢奏出各种曲调,且能模仿各种鸟啼,其声清越婉转,别有情趣。尤其是“吹木叶”还多次登上大城市舞台,进行独奏表演。 1979年,该节目被湖北电影制片厂拍入艺术片《山花烂漫》中。除此而外,民问吹奏乐常用唢呐及木呐子。
五、民间工艺
  本县民间工艺以编织、挑花、刺绣、镶嵌、竹篾编扎.雕刻五类源远流长,独具特色。
  编织其艺术价值最高的为土花铺盖,土家语名“西兰卡普”。西兰卡普系在术织机上编结,编结时,经丝纬线先着色,边编边挑图案。织成后无须染色,花鸟栩栩如生,颜色经久不褪。
  按土家习俗,女儿从十岁起就要学织“西兰卡普”,为以后的嫁奁作准备。它是日后新娘聪明灵巧的标志,图案要构思在心里随手而织出,花样要别出心裁。其图案样式很多,最常见的约百泉种,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以连续纹样抽象描摩家具形象的,如“船船花”、“香炉花”、“粑粑架”、“椅子花”、“桌子花”、“单、双八勾”、“二十四勾”等,二是用几何纹样描绘花卉形状的,如“浪枯梅”、“岩墙花”、“梨子花”、“藤藤花”、“梭罗花”、“绣球花”等 }三是以飞禽走兽为形状的,如“实必”(小动物)、“马必”(小马)、“猴子花”、“燕子花”、“蛇皮花”等,四是表现土家历史和风俗的,如“白虎图”、“土壬五颗印”,“四凤抬印”、。迎亲图”等,五是受汉文化影响表现吉祥如意的,如“龙凤呈祥”、“鸳鸯戏水”、。风穿牡丹”、“福禄寿喜”等等。各种图案皆在“似”与“不似”之间,或取意或变形,色彩鲜丽,样式古朴,对比强烈。在土家人民的生活中,“西兰卡昔”有着实用的、礼俗的和审美的三方面的意义,它做工精细,质地厚实,不仅用粗经大纬,而且用布刀使劲敲打,务使其紧密厚实。一般每幅宽约五十厘米,三幅联缀可做被面,单幅可做枕巾、围裙、桌垫、脚被等。一般可用几代人。土花铺盖作为主要嫁妆,它是新娘家庭经济地位和有无教养的标志,境内民谣说:“养女不织花,好比没养她”。因此,娶媳之家常以新妇陪嫁花铺盖的精粗多寡决定她在家庭中的地位,亲朋邻里也以此来测验新妇针线上的巧拙。作为土家姑娘更以编织土花铺盖来满足自己的审美要求,从美术创造中进行自我教育。
  从“改土归流”到清代末年,是“西兰卡普”生产的鼎盛时期,民国时期,由于农村经济破产大为锐减。解放前步“西兰卡普”生产极少,几至失传。 1957年,文化部门开始征集宣传,当年征集的二幅清代“西兰卡普”,其中田兴富收藏的一幅在省工艺美术展览中获一等奖,另一幅获二等奖。1959年武汉大学和中南民族学院、湖北艺术学院师生来本县搜集西兰卡普图案,并精选33种编印成册由出版社印发。80年代以后,在县文化部门、县委统战部和县民委的扶植下,河东乡舍米湖村和县丝织厂生产西兰卡普。
  挑花刺绣,土家妇女历来喜斑斓服色,解放前受经济条件限制,衣裳虽多粗蓝土布,但托肩,围腰、袖口、裤脚口多有挑绣的花边;家境稍好的妇女,还挑门帘、帐帘、绣鞋面、枕套等。这些花边和图案,做工精美,线条清晰,色彩鲜明,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格和生活气息。
  镶嵌主要是银镶和铜镶。银壤主要为装饰品,如头饰,帽饰。耳环,戒指、挂牌、围腰钩等,造型精美。铜镶中最多的为烟杆,取山问形状奇特的老竹根,用刻花铜皮包镶烟锅及烟咀,有的烟锅上不到方寸之地,镶有花鸟虫鱼,既美观,又实用。
  竹篾编扎本县很多生产生活用具为竹编而成,如篾筐、簸箕、背篓、凉床、晒垫等,还有竹箱、竹床、竹椅诸种。这些竹编器具,除实用外,不少亦有图案花纹,美观大方。本县的花背篓编得尤为精致。它做工精细,造型口大腰细底坚实,且有花纹图案,多为妇女背小孩赶场或回娘屋所用。精致的背篓为妇女增色不少。在竹编的基础上,解放后又兴起藤编工艺,所编的藤篮,藤箱等器具,既实用轻便,又朴质美观。有的藤编工艺品还远销海外。
  本县竹扎的工艺品亦较多,如春节玩灯时扎的龙头,狮子、彩莲船、鲤鱼蚌壳精等,手艺精巧。清明时节,本县喜扎风筝和挂亲上坟之物,皆多彩多姿,为外地称道。清末民初,篾扎工艺有著名艺人梁方臣,解放后,民间仍有一些篾扎巧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民间玩灯活动的恢复,蔑扎工艺也得到复兴。
  本县雕刻工艺主要有木雕和石雕。术雕的范围很广,在建筑物上有雕梁,雕柱头,雕栏杆、雕窗花等,在家具上有雕花床、雕花桌椅、雕南木箱等。还有少量的木雕神佛像及木雕匾额。大凡土家人的吊脚楼和摆手堂,以前均有木雕。石雕方面有墓碑、界碑、牌坊、石桥栏、雕佛像等。本县最著名的石雕为仙佛寺摩岩造像。
六、民间文学

  本县民间流传着极为丰富的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兹分别记载:
神话、传说
  境内流传的神话,主要表现土家先民对自然界的看法,刻划了敢与自然斗争的英雄。较有名的神话有《伏羲兄妹成婚》、《鲁班修佛潭》、《梅山打虎》、《洪水齐天》等。《伏羲兄妹成婚》说远古有兄弟二人捉了天上雷公,又被俩兄弟的子女伏羲兄妹放走,雷公为报复人类降暴雨 49天,大地人种灭绝殆尽,惟伏羲兄妹躲在南瓜中得以幸存。在无意安排下兄妹经过追赶相碰、磨子重合、烟子合拢等曲折考验终于成婚,而后生下一团血球,其血球剖成碎片洒向大地落成人,落子田里的姓田、李树上的姓李、草蓬中的姓彭……于是再造了人类。《鲁班修佛潭》叙述了鲁班雕大佛,凿卯洞的神奇故事,表现了土家人征服酉水的愿望。《梅山打虎》则刻划了一个叫巴涅的女英雄,她只身勇斗猛虎,最后与虎同归于尽,死后变成“梅山神”专门保护“赶山”的猎人。
  民间传说有不少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题材,如《向老官人》、《白鼻子土王》、《落印潭》等。《向老官人》主要讲其人被山外客王害死的经过,其对话幽默含蓄,句句内含机锋,刻划了一个风趣豪迈、英勇机智的土家族英雄。《落印潭》是通过地名来历的叙述表现了古代土司家族由部的权力斗争,抨击了罪恶的“初夜权”陋习。
  大量的民间传说是叙述土家族民俗的来源,如《菩舍树》是讲摆手舞如何兴起的;《八宝铜铃、八幅罗裙和司刀》,叙述了“土老司”服饰的来历,《大年和小年》解释了土家人“过赶年”的原因。还有土家人住吊脚楼、过年烧“年火蔸蔸”、吹咚咚喹,哭嫁等习俗,都有美好的传说。
民间故事
  本县的民间故事多以阶级斗争、爱情生活为题材,也有一些风趣幽默的故事以及寓言、童话等。反映阶级斗争故事的多以“长工斗地主”、“丫环戏小姐”、“农民斗知县”等形式展开故事情节,以讥讽嘲笑封建统治阶级的虚伪和愚蠢,鞭挞统治阶级的残暴。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是陈二郎的故事。陈二郎相当于维吾尔族的阿凡提,他机智勇敢,风趣幽默,成了土家族人民智慧的化身。如《陈二郎交狗》的故事,说的是一位大财主爱吃狗肉,规定每月由佃户轮流送狗给他,陈二郎送去的狗中,有一条是锯角剪须的羊,在狗吃剩饭时,羊不吃不看,财主问陈二郎,他巧妙地回答,“这不吃剩饭的狗是狗老爷 !
  在近代和现代,还出现了不步直接反映农民起义和革命战争的故事,如自莲教义军的教事,红军故事等。在《白军的炸弹帮红军》的故事里,叙述白军的炸弹里有一颗是红娃娃变的,每次它都飞回去炸白军,“奇特的想象表达了人民对红军的支持。
  在反映婚姻爱情的故事中,以《卡尼昭昭》最动人心弦。它叙述一个被迫充当童葬媳的卡尼小姑娘,因砍柴失落沙刀,受到公公毒打婆婆辱骂,在绝望中吊死在树上。后来她的魂魄化为一种小鸟,每至樱桃成熟时节则凄惨呜叫,直至口滴鲜血,人民便将此鸟叫“卡尼昭昭”。
  民问故事中述有不步的寓言,如《老虎报恩》,《蛇变银子》、《土老司和大蟒蛇》等,它们给人启迪,耐人寻味。亦有不少的笑话,如《两兄弟》、《两老庚》等,在幽默风趣中含有讥刺。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718-6262366 传真: 邮箱:lfbxw0718#163.com
地址:来凤县翔凤镇凤翔大道103号三楼 邮编:445700
Copyright © 2004-2024 来凤县百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